新华社纽约4月11日电 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网站10日发表文章指出,美国政府以缩小买卖逆差为托言,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,却未提及其在服务买卖范畴的巨大顺差。当时买卖抵触或许在多个方面对美国服务买卖带来冲击。文章摘要如下:
美国挥舞“关税大棒”,企图缩小货品买卖逆差,这仅仅买卖大局的一部分。虽然美国货品买卖存在逆差,但包括从在线订阅到金融服务的服务买卖范畴状况正相反。美国政府在核算关税时没有把服务出口考虑在内,现在这一范畴正被拖入买卖战。
数十年来,美国与国际其他地区构成特别买卖形式,即其他国家把所出产的轿车、服装和食物运到美国,作为报答则从美国得到国债、软件和办理咨询服务。数据显现,美国货品买卖逆差在2024年到达创纪录的1.2万亿美元,同期服务买卖顺差则增至2950亿美元,远高于2000年的770亿美元。
服务业逐步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力量。微软、字母表和摩根大通等公司已替代福特轿车和通用轿车成为经济支柱。软件和金融产品变成美国首要出口类别。对一些服务业巨子而言,海外商场现在比美国商场更重要。
虽然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轻松地对美国服务征收关税,但可以对美国公司纳税、罚款乃至宣布禁令。为应对美方关税要挟,欧盟已提出冲击美国大型科技企业的方案。
美国政府惹恼外国顾客也让美国服务出口面对危险,许多外国客户或许挑选抵抗美国的银行、财物办理公司等服务机构。美国关税方针激起的反美心情导致外国游客削减赴美,而他们的酒店住宿和机票都被计入美国的服务出口。外国客户或许恶感美国的品牌,关税抵触导致的经济增加放缓也将按捺服务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