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网友说他浪费了北大学历,为钱抛弃了学术抱负;有网友怜惜他,称在“文科无用”的环境下,能找到这份作业已属不易;还有人高高在上,以为他上学期间没做好工作规划、没好好发论文,才导致从“985、211”落到民办高校,社会地位一泻千里。
转眼快一年过去了,彭辉告知九派新闻,自己并不懊悔这个挑选。“仅仅抽象地议论北大博士该有怎样的工作路途,不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,是没有意义的。我也没有抛弃学术抱负,只不过不是卷论文、卷学术名利场,我只想静下心来,写一点对自己而言有意义的文章。”
在寻求安稳和编制成为干流的社会环境下,他是师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现在,拿着税后三十五六万元的年薪,他以为自己并不亏,“我在这里10年的收入,抵得上许多公办普通本科教师20年以上的收入,即便未来有一些不知道的危险,现在的收入也能够给我不少底气。”
他总结,不要自视甚高,以为自己是北大的、是博士就该怎么优胜;也别把自己堕入凄惨叙事,以为入职民办高校就低人一等、很不幸,“世事无常,一切都在改变,只要对自己的认但是咱们在这个年代仅有能捉住的安稳存在。”(九派新闻)